|
6 c4 |& b# s& j6 o% e/ G照片名称:Bethune_0001
/ e* H. |% U; V ?" i, i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_) z R2 a, }9 r' l, s! F
照片描述:白求恩故居2 {- i) J+ H8 c
* l \) z$ S c0 a1 k
每一位在加拿大的中国人估计都有一种白求恩情结,尤其是在安省居住的人,总想前往看看这位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毛泽东语)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生活所在。都想从那座维多利亚风格的房子结构中挖掘出它与无私奉献之间存在的关系。7 l% q; k2 W( |3 K3 q/ ^& m: J
$ _! X5 a" R. P
3 W4 e a, n. I3 G" o1 ~. K5 @照片名称:Bethune_0002
+ n1 W9 U8 W1 i. b7 |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A1 w8 I4 n: k" ]! n
照片描述:白求恩生平事迹图片展; ?% D/ s! L- T( t$ ^
3 U1 ~1 b4 m, K" f) j% n
我到加拿大三年多了,也一直有这个情结,虽然我知道这座房子只不过是白求恩同志出生的所在,在他49年的生命中,(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里一开口就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他在这里只住了最初的三年多而已。" `- L- u$ |% W' u! Z
$ b, b# b+ D! h- e7 d: U白求恩故居座落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Gravenhurst)小镇上。这里位于Muskoka湖区,十月份当枫叶红时,飘零的红叶落在旖旎的湖上,白色的房子掩映在湖光山色中,显得十分静谧和绚丽。这里也是非常著名的度假小木区,夏秋季节许多人来这里度蜜月,住在湖边的度假小屋里,享受罗曼蒂克的新婚生活,所以又获得“蜜月湖”的美称。
. e e! r; x+ z6 r/ [
1 h& _/ M. y6 Y& j- L0 l$ r" M# H9 b/ W
照片名称:Bethune_00032 t9 v: W# r0 y1 R& `) z( h$ h
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m& x5 @# R' j' i6 _' J, k
照片描述:235 John Street North, Gravenhurst; D! P2 G- g' [" l6 T' s
7 g% c+ f, ^& i; q. M% C* ?
今天日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机会,我们便选择了Muskoka湖区。一来可以去白求恩故居,二来可以拜访老朋友Carole一家,三来还可以赏枫。这也是翰林出生将近五个月来我们全家的第一次远行,也正好趁此机会为接下来的回国作一次练兵。从尼亚加拉瀑布到Muskoka大约三个半小时的车程。过掉多伦多,我们便驶入美丽的400号公路。这条路全名是国王的400号公路(King’s Highway 400),连结安省南部的村庄和西北部的湖区,是安省仅次于401公路第二长的一条高速公路。沿途景色秀丽,时而穿行于山峡之中,时而蜿蜒于农庄之侧,跟平坦乏味的QEW相比,那简直就是一条多彩的缎带了。
# E. x8 a1 H8 X5 t# J$ Y8 M
9 G$ s* i3 P$ D' z9 G/ B% _6 X
! H1 G) E: V% V1 i% \照片名称:Bethune_0004
) d8 H* ^8 d2 G8 {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6 y0 I) k% t- w& I! v+ G, }照片描述:院外落叶纷飞,篱笆上插着世界各国人民画的纪念白求恩的作品
' {; t9 Y" S6 _1 m5 R$ s
6 W, a9 j+ u9 q6 t8 iCarole家位于Midland,从我到加拿大之日始,她就盛情邀请我去那里走一走。不过不巧的是她今天非常忙碌,早上带孙子去图书馆,中午又要等她爸爸过来,我们只好见缝插针去拜访她们。车子驶进Midland的时候,没感到什么特别的。但转个弯,就看到前方一片大湖,湖畔上系着一条条独木兰舟。据Carole介绍说,这里家家户户门口那片湖域也是私有的。3 x( V+ D) v" [- E
! U q- H* u, K3 l( p* c" W: Z O1 E7 [! i6 _ T3 P* z& }
照片名称:Bethune_0005- u4 @$ R/ ]3 K: W. A
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a, {1 W$ J' a6 i. V: M
照片描述:票价,成人:$3.906 ]5 O. a% M: C; |# ]! R
. s3 H. p& E" [: ]+ n- Q
5 x( v: f2 B% F4 |- f6 Y6 ]8 T& ~+ hCarole家中收藏的中国元素比一般的中国人家庭还多,这是几年来她奔徏于中国各个角落收集所得,而且样样都是精品。她家的阳台上放着一张休闲椅,还有一台高倍望远镜,从这里望出去,可以看到湖对岸的绿树林荫,左边是码头,前方是蛇岛(无人居住)和蜜月湖。正是天高云淡,白云像棉花一样,稀稀疏疏地挂在低空中,伸手可触的样子。湖面上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正在往佛罗里达赶。
$ G' u' f5 o9 t( u5 t) G, _) b1 t1 A( Q) e7 \
' [4 ~6 r2 l$ d9 a
照片名称:Bethune_0006
- Y) u* W8 F: ~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i4 K; y! a/ o7 Z' R2 @/ E( q
照片描述:白求恩大夫生平介绍
7 x1 `2 K' G, x- i! c; w/ P1 W) Q. [1 i. D/ H$ z$ s. r4 Y
) C! f, E* M9 i% I' P6 `+ V不容久坐,我们也得抓紧时间往对岸赶。Carole指引我们继续沿着400号公路,然后再抄近道从38号公路直插到Bala,然后再通过169号公路去白求恩故居。她说在这条路上,你可以看到两旁的红叶林和岩石、沼泽地、湖面上漂浮着的水草。果不其然,可惜我得全心开车,没有拍下沿途风光,甚引为憾。沿途有些路段的牌子上写着“Brake for the snakes”(请为蛇踩刹车),估计这一带经常有蛇出没。这里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路旁许多房子门前都写着卖香烟和烟花的广告。' B* @7 T! u9 m1 l. P4 i1 I
1 x0 f& M6 {& K$ s' ?8 _
* Y5 A. \+ \" u照片名称:Bethune_00077 e; q" J3 c0 Q6 v/ z
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3 R# R7 T( N6 |2 x, c
照片描述:中文版的介绍
. ^- k' |9 Q1 c; M/ P, U
! p% b* G# P4 ]( M8 P# B" U# o& b$ ?1 J- O( A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到达白求恩故居。这座房子位于格雷文赫斯特235 John Street North(约翰北街235号)。房子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曾经是基督教会牧师的住所。1889年白求恩的父亲从神学院毕业后,来到格雷文赫斯特传教,居住在这栋房子里。次年3月3日,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出生在这里,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和父母、姐姐在这里居住三年多后,因为父亲传教的原因,举家搬迁到其它地方。后来居无定所,在白求恩(白求恩是他们家族的姓氏,但为了叙述方便,后文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律为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4岁之前,他们先后在安大略省辗转搬至六个不同的地方。
d8 l# b6 P' ~; ~6 G3 _. x
^$ v9 u# Y1 e( N# e. I! Q/ v+ Z, W% F& ?( K) X& [. H
0 f, z+ k' ~9 b- h2 g3 f
1970年10月,中加建交。1972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的称号。1973年,为了巩固中加友谊,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访华,回来后授意外交部购下这座房子,作为国家历史遗产。后来在故居北侧297号的白色房子里又开辟了“白求恩纪念馆”,1976年8月30日开放,陈列着白求恩生活战斗的实物和照片。1 [ n! M! E" i7 c/ n0 I* b
j* ~, V: w$ Q7 q白求恩故居门口种着几棵枫树,此时火红的枫叶散落在地上,很有萧萧凉意秋水寒的韵味。篱笆上插着一幅幅小旗,旗上的图案都是中国的小朋友画的,用以纪念白求恩在抗战时期对中国所作出的贡献。门票为成人3.9加币,票价用英语和中文贴在院门的两边。空阔的草地上种了些小花小草,几个临时搭建的小帐篷里放着几幅宣传画。门廊上摆放着一辆古老的自行车,前轮像摩天轮,后轮像汽车方向盘大小。室内依次是会客厅、餐厅、厨房、书房,二楼除了白求恩出生的房间之外,其余房间均开辟为播放室,大屏幕上播放着白求恩生平事迹,有中文、英文、法文等多语种视频。房间里的陈设是依据当时的文字资料还原的,基本上保持原貌,这部分内容将以照片配说明加以介绍。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最后要出门时那个小房间,类似其它景点的gift shop,其中两台自动售货机有两款白求恩纪念章出售,另有一个大本子,供游客签名,我看到上面很多洋洋洒洒的中文,都是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另外有一个募捐箱,里头有几张大面值的加币和美元,据说有时还可以看到人民币呢。白求恩死后有知,一定会重谢中国人民的。当年他的遗嘱上还嘱咐国际援华委员会给他的离婚妻子发生活费,分期给也可以。现在他可以不必担心了,“中华援国际会”的同志们正前赴后继地分期捐款,只不知这些款子都落入何人手里。
- T& }1 }) x. k
+ \% I( h G4 s% @! B1 Z, p" e& W& }' I- E& @: G# Z0 D/ D
照片名称:Bethune_0009
! F, ]! ~4 C4 a0 Z" v0 @+ U$ B: u! ^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b0 v# O- v! _7 d$ a, _
照片描述:会客厅里的椅子,从英国伦敦购得7 y& _9 h; N; E/ S
+ U. d+ \, d- d: P4 J; p
. |' [/ C; h) k* ]' g: _3 y或许许多来参观的人都只是慕名而来,对白求恩大夫几乎毫无所知,此前我也是受毛泽东那篇煽情的文章中影响的,对他的实际贡献不甚了了。当然老毛同志开口就说白求恩同志五十多岁了,那也是说谎说到家了。实际上白求恩是在1939年11月12日去世的,终年49岁。
; R. x; x5 @& j* w: Z
2 w2 ~+ j- L5 t$ j" U( ]少年时的白求恩是一个好奇、独立并倔强的孩子,颇有点离经叛道并带有宗教式狂热的性格,后期他有狂热的共产主义情结,也是不难理解的。在他六岁时,为了逃离家庭束缚,独自步行100多公里,去多伦多遛了一圈,数小时后又独自回到家中。多年的迁徙生活也让他眼界大开。1911年,他从多伦多大学生物学专业辍学,在安省北部一个自愿者学校(Frontier College),为新移来的伐木工人们提供帮助。1914年一战期间,他参军入伍,加入皇家加拿大军队医疗组,担任担架员。后来在法国受伤,回国继续学业。1917年,重新回到部队,此时他加入的是皇家海军。
" {0 C, k' s- W" _$ r, ~
6 ]1 X% w- B: @# c: l4 X1 s
1 T+ S0 X4 o) x/ ^) T7 i5 L' V% A照片名称:Bethune_0010
# k4 {) \: C; h& S, R' [! `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 Z3 W+ V3 l; U照片描述:窗下的沙发,还是很古朴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 @# s8 `; Q* V% n( C4 o: Y
; t; ^# h" V8 r) u. p3 a! a* q) q
一战结束后,他留在英国。1923年,他娶了苏格兰爱丁堡法庭会计的女儿弗朗西斯•坎贝尔•培尼(Frances Campbell Penny)为妻。虽然白求恩家族也有苏格兰血统,但他毕竟出生成长于加拿大,两人的婚姻关系很不融洽,尽管在结婚时白求恩承诺不会让她觉得婚姻乏味。后来白求恩感染了肺病,住在纽约州的一家医院里隔离治疗。弗朗西斯提出了离婚。同院的病人相继死去,白求恩要求对他的肺叶进行切除手术,并因此获救,生命得以延续。从这时开始,他暗暗立下决心,要将自己毕生精力用于研治肺结核病。3 B% v+ m' N4 c2 O
- y& `& K* W/ |! {, F) H; J/ m% x
! r9 d8 ^/ h. t( \2 G5 `, _照片名称:Bethune_0011
! A/ q. n2 ~) k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3 o; m. \9 |9 ]6 l7 B
照片描述:钢琴摆在会客厅的角落,当时的会客厅孩子们是不能进来的,非常严肃庄重的场所,墙上还悬挂着英国女王的两幅头像。6 ~' E8 M S8 O; _
7 D1 r: c3 [8 N, H1928年春,白求恩搬到蒙特利尔。前五年都在一家大医院担任医生助手,后来因为人事关系的原因,他离开了这家医院,到另一家小医院担任主治医师。虽然医院较小,设备较简陋,但由于他的努力,两次被选为美洲胸透手术协会的执行委员。在临床操作中,他写了大量的文章,发表于各医学杂志,介绍新治疗方法,并发明了各种医疗器具,至今仍大量临床使用这些器具。
: I* y5 {( H/ T, s+ {; f1 ^
$ }3 ]; A1 a0 ?. a+ o; k7 a; ?. B5 \( z
照片名称:Bethune_0012
* \- v1 X2 t% m" N9 F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u$ O' x' b- L) w1 B
照片描述:钢琴上方的装饰
) A* K, U- f6 ]- b6 q
; ]% l" N3 A! L9 l/ L1929年,白求恩和弗朗西斯复婚,但复婚后仍旧摩擦不断,1933年两人又再度离婚。有不少文章还在剖析白求恩为何在死前逼妻子离婚,写得天花乱坠,漏洞百出。究其原因,都不过是曲笔写史,为尊者讳罢了。其实他们的结合与离婚都不难令人理解。因为白求恩那狂热的性格,在多情的时候他激情澎湃,但随之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事业中去,自然不免冷落了妻子。加之他暴燥的性格,试想有几个女人能受得了这种生活?在他的遗嘱中提到要自己这个离婚妻子时,从笔端仍能看出他的悔意(前文已录这段遗嘱)。白求恩狂热地爱着这个美丽的妻子,但爱之深,责之切,反而将妻子推向了爱的另一端。弗朗西斯提出离婚,并不是白求恩逼妻子离婚。伟大人物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是绝对伟大的,没必要为他们编造故事和粉饰。
/ b+ _/ s$ M9 K7 w
( @% S0 c" P9 P8 p6 Y6 z8 ^% C1 G9 E M. G- U% i8 t8 L
照片名称:Bethune_0013 J f$ o9 R, P
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 u) [0 x4 N% a# H照片描述:介绍这座房子的历史,以及说明白求恩住在这里的时间和原因7 j! {9 a3 b$ K" `
1 g0 Q4 u! u9 d9 E' I7 `7 {6 N
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在蒙特利尔,有三分之一的人靠领救济维生。白求恩意识到医学不仅应该注意医治病症,还应关心疾病产生的社会根源。1935年,他为失业者建立了一家免费看病的诊所,同时极力倡导社会化的医疗制度。同年夏天,他去苏联参加国际医学会议,在那里,他有机会考察苏联的社会医疗保障系统。1936年,他在蒙特利尔组织了一个人民健康团体,这是加拿大第一个由医务人员组织的提倡社会化医疗的民间团体。同年,白求恩加入共产党。+ V) U+ e$ d: U z) G: G" Y
3 s6 b. o) o2 z' P; U0 \
- s8 J% c9 M L5 e% X d照片名称:Bethune_0014
. C9 L' ?* v' i. i& L' t+ i4 P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 J0 d4 Z5 o& _( l' A& w照片描述:餐桌上的摆设也是依据当年的生活习惯摆设$ v1 v; J0 J1 N' e, x# R6 G2 v+ D' a
4 L4 u0 e: y% ?- X0 ^8 e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于此。白求恩与其它许多人一样,觉得民主政治受到了侵害,除非佛朗哥的军队停止执行死刑。当年九月,他跟着一个加拿大自愿者组织去了西班牙。在那里,他提出了冷藏血库的构想,将捐血者的血收集起来,输送到战场的不同地方。后来他开玩笑说这是“战地牛奶运输服务”(glorifield milk delivery service),但在西班牙内战中,这被称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D4 }3 n& Y. [- C
& L* y6 d: t+ u6 T
4 d: s$ N1 o+ d# B4 u照片名称:Bethune_0015
) f9 z3 X# h* o* s$ t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6 q1 Y9 a# u' y H- e# B5 U( W5 x照片描述:天花板上一盏煤油灯,Buffet上摆着各种精美餐具
1 M1 P. }, u% S; A
w3 v: V1 x* M/ c: e1937年2月,白求恩在南下去马拉加的路上遇到超过40万的难民,有些因为长途奔袭而困死在路上。在接下来的三天里,白求恩和他的医疗团队帮助这些难度渡河,逃离到阿尔梅里亚,不幸的是阿尔梅里亚不久也沦陷在狂轰滥炸之中了。白求恩在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西班牙,是我心中永远的痛。”(Spain, is a scar on my heart.)5月,他的医疗队被归入到一个官僚机构,白求恩觉得自己在这里没什么作用了。愤怒与困厄让他选择了回到加拿大,但他的心仍系于西班牙内战,他在加拿大全国筹款资助西班牙起义。7 Q# l! W9 O+ P
- i# c4 w; W2 [) F
! g8 @' S- f1 t5 v/ Q: D' h照片名称:Bethune_0016
$ i" @5 J3 `# G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Q! Y# U& Q& T9 k. G
照片描述:hutch里也摆放着各种精美的牒碗
% g2 h# a2 _2 K5 M
. q' F% j6 @( P. @- B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白求恩认为中国更需要援助,遂决定到中国抗日前线。1938年1月8日,他离开加拿大,带着价值5000美元的医疗器械来到中国,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来到了延安,选择了毛泽东的军队,自此黄鹤一去不复返。在白求恩到达延安的当晚,毛泽东接见了他并把他引荐至八路军军医院(后来为纪念白求恩,更名为八路军国际和平医院),随后的一个月,他就亲赴前线了,他觉得在前线可以立即救治病人,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5月份他到了晋察冀边区,救治过周恩来、刘伯承、陈毅、贺龙、徐向前、王稼祥、陈赓以及许多普通战士,并且开班授课,亲撰教材,培训医护人员。他还组织成立了移动医疗队,把所有器械用具都绑在驴子上随身带着。这样伤员不必去医院接受治疗,医生可以深入到伤员中去,八路军医院因此获得“模范医院”的称号。次年,他在不同战场来加穿梭三四千公里,其中许多是步行前往。曾经有一次,在日本鬼子的无情战火中,他坚持69小时无间歇手术,共进行了115场手术。很短的时间里,白求恩就成了一种传奇,冲锋口号也改成了“冲啊!白求恩跟我们在一起!”白求恩还将自己的食物、衣服甚至自己的血液捐助给了伤员。与他们在一起,白求恩暴燥的脾气也变好了不少,他写信给加拿大的朋友时说道:“我并不觉得这段时间以来我过得很开心,但他们需要我。”
% q3 x0 R+ c, w7 b8 n5 C! j# l& G8 z6 S3 @. p: Y2 a- a$ g9 _
]% `) S% u; @1 g9 x, G4 N照片名称:Bethune_0017
) X0 e. ]0 g4 m4 m$ q& t8 _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4 d( k4 n2 I2 R5 E0 g
照片描述:餐厅的一角依据当时的情形摆放。洋娃娃应该是白求恩的姐姐,摇篮里的就是白求恩本人了
+ e2 _# Z+ w- S* G3 d3 _# n! P* v& a2 E4 u% x) a1 o, V3 b8 ^
1939年10月底,在手术中,白求恩不小心割破了自己的手指,又没有橡皮手套。之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所以他也不以为意。但这次细菌很快感染了他的血液,并使他中毒了。即使在重病期间,他也照旧工作不辍。1939年11月12日早上,白求恩大夫不幸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辞世。享年49岁。在他死前,曾写下一封感人肺腑的遗嘱,连人称“钢铁将军”的聂荣殝司令员看了也止不住泪流满面,延安人民按当地风俗为他举行了一场隆重深情的追悼会。他被安葬在河北唐县郡城,后来在1952年移至石家庄烈士公墓。
. D2 y# g( j" _; ^) A6 m+ H/ v# H
$ O; d" O- M& @8 `( Q8 K6 b# i; e6 W; e7 c% c
照片名称:Bethune_0018
6 I; G( w- N2 a5 c" W3 _所属相册:白求恩故居: j x# m. n, `" i7 _8 j
照片描述:厨房里的摆设# h# @) S2 i8 r E) d
G* q' ^$ ~% ^9 z白求恩故居,这座历经了上百年风雨的老房子,成了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象征。在这个失去信仰的年代里,他的无私精神或许正在被国人渐渐遗忘,但就像这座默默屹立在这里的旧宅一样,在萧瑟秋风秋雨中不为所动,依然挺立着。
5 J. B/ ?2 `. L$ f' Y& O( O* D% t3 ~1 g4 i o0 l9 p3 |' X8 b
fashion1 H! \! P$ ^ n- ~
2011年9月28日 |
|